7月31日至8月3日,我参加了由孟繁萍部长带队的南路考察团,赴珠三角民营经济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期间,途径珠海、江门、佛山、顺德等地,先后参观走访了格力、安诺特炊具、科恒实业、美的,广东工业设计城等企业及平台。感触颇多,现就与协会相关的一些想法整理如下:
一、 关于民营企业总体状况
珠海、江门、佛山、顺德是广东地区仅次于广州和深证的经济发达地区,民营经济活跃,占比全部超过70%,最高的是顺德,民营经济占比已超过90%。和这些城市相比,新区的民营经济从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归根结底,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新区在对民营企业的认识,包括对民营企业发展特性的深入研究和把握,对民营企业家的价值认可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这不是一朝一夕或某一个政策能够改变的总体现状。
粗略比较了几个地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这些地区的明显特点在于:1、思想解放,旗帜鲜明的肯定了民营经济与其他经济主体间平等、公正、公开的市场地位,肯定了民营企业家的重要市场地位,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基本行为准则以及基于服务职能的政府基本职责定位。2、政策实施对象具体,措施明确,易于操作兑现。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的需求特点,有区分的给予政策扶持,多层次有的放矢的制定政策。
二、 关于协会工作的思考
这次没有专就协会等社会组织对促进民营经济这一题目做专题讨论,但结合一些当地的经验和做法,还是能够对我们有一些启示。
按照相互间的关系,协会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协会与其他社会团体(组织)之间的协作交流;协会内企业间的共同发展平台以及协会在企业与政府之间搭建的诉求协调平台。我个人认为,第一和第三项职能都应该为企业间共同发展这一目标服务,否则,协作交流和诉求协调没有实质的意义。
中小企业协会是企业间自发的民间组织不受体制内条框约束,这是咱的最大特点。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将众多的民营企业汇集在一起,聚心合力,链接资源,建立灵活高效的资源互补机制,最终达到企业间共同发展的目标。如果协会平台能够团结一批区域内有抱负有成绩能奋斗的企业家群体,能够带动一批民营企业跟随,那我们这群人就没有白忙乎。
鉴于此,我建议协会在企业需求方面多下功夫,认真研究民营企业需要,把协会的资源做活,把协会的企业优势放大,把协会的服务做实。具体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供参考:1、按照行业特点,组建分会和行业专家团队,为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服务;2、积极提供企业间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协会企业的数量应该可以开办协会企业展会,这个想法我以前提过,这次听到了佛山当地已经在做。经过前两次的经验摸索,可以把企业展会变成协会的名片。中小企业协会仅是个地域概念,没有行业限制,这比任何展会的边界都要宽泛得多。3、再深入一些,我们能不能做个产业基金,这是协会做大做强的必然趋势。这个事情相对会复杂些,需要有专业的团队运作,以协会的企业资源,找到这样的团队应该不难。如果能够汇集资金、专业团队对有价值的企业做出判断和投资,这对协会,会员还是目标企业都是利在千秋的支持。